“先生你好,我是经纪人小陈,毕业于××大学。”自报家门时,小陈脱口而出自己的母校。坐在对面的买房人一听是所知名大学,抬起头来打量他:“中介现在都招重点大学毕业生了?!”
不再只靠腿勤、嘴甜,一些房产中介正通过抬高经纪人准入门槛,来扭转行业长期以来的负面口碑。历经20年发展,中介行业在“存量房时代”愈发重要,却依然难以根除行业弊病。管住了经纪人这一端,能否推动行业真正变革?
经纪人拼学历
“不是大学生难晋升”
小陈不是他所在的链家中介门店里唯一的大学毕业生,本科毕业是新人入职时要求的最低学历。而十多年前,很多中介经纪人都是中学毕业。
“以前中介行业里最常见的作业方式是贴条。”2005年,还是大四学生的储诚陆成为经纪人。他介绍,当时发布房源都要尽量不体现是来自经纪公司,就说是个人卖房或出租。各处张贴的广告也要手写,而非机打,因为机打的“太假”。
这样的操作方式和服务水准,如今已明显过时。更重要的是,像储诚陆这样还没大学毕业的学生,已很难进入经纪人行业。记者在多个招聘网站上看到,链家招聘中介经纪人的学历要求已是“统招本科学历以上”,其它知名中介也要求“大专”学历。
同样,那些就职多年、学历偏低的老经纪人也忙着改变学历。小陈所在的门店就曾掀起一阵自考热潮,老经纪人白天上班、晚上苦读,就为了能拿到一个本科学历。“现实很残酷,如果不是大学毕业,已经很难在内部获得晋升。”小陈袒露实情。
拼学历背后
中介转型推职业化经纪人
为何抬高经纪人的学历门槛?链家方面表示,学历结构不断提高,能从根本上提升经纪人的专业素养和服务品质,从而推动行业的经纪人职业化发展。
其实,在美国、日本和我国港台地区,都有极为专业化、职业化的经纪人队伍,服务水平远超大陆。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庆祥直言。 有媒体报道,美国房产经纪人92%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,而我国仅13%的经纪人学历为本科及以上。赵庆祥认为,经纪人从事的是房产交易服务,涉及到建筑、房地产、金融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,学历本应就是最基本要求。“在这个基本要求之上,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纪人还要获得职业资格、持证上岗,并且往往需要有长时间的从业经历。”
即使在北京的经纪人里,“长时间的从业经历”也很难找到。有数据显示,美国房产经纪人职业的平均年数达15年,而我国91%的经纪人从业年限不足3年。
这与经纪人特殊的收入结构不无关系。近日,在贝壳研究院举办的“中介20年”分享活动上,院长杨现领披露,经纪人收入过于集中在10%的高收入经纪人身上,占比高达40%至50%,而尾部50%低收入经纪人的收入占比仅有10%左右。“这一收入差距在市场处于下行周期的时候将更为明显。”
乱象屡禁不止
经纪人升级促行业变革
先把房子租来、再打上隔断以中介名义出租,赚取中间的差价——2015年,被称为“黑中介教父”的赵国军被判刑。这成了本市首个对非法中介人员判处有期徒刑的案例。但3年过去了,“黑中介教父”的下场并没有威慑到今天的中介和经纪人,同样的伎俩重复上演,虚假房源、哄抬价格等弊病从未根治。
如何才能祛除中介行业的弊病?在业内看来,行业的变革关键还在人。有专家建议,我国经纪人行业基本没有准入门槛,应当学习香港等地的“准入制职业资格”,像律师一样,倒逼提升服务水平。
“经纪人的信用评价也格外重要,职业污点可以跟着经纪人走。”德佑首席文化官徐东华也认为,应引入差评机制约束经纪人的行为。
不过,彻底扭转房产中介的形象,并非简单提升经纪人学历这么简单。“不管学历高低,都容易受到行业竞争法则的影响。”一位房地产从业人员分析,如果监管缺位、无序竞争的低水平发展格局延续,房产中介行业很难留得住高素质人才。